欧陆平台_欧陆娱乐-专业服务,品质为上
欧陆平台_欧陆娱乐-专业服务,品质为上报道,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从2010年开始,跨省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占全国农民工的比例从31.36%不断下滑(2021年为24.38%)。从2015年开始,跨省农民工的总数更是开始出现下降,2015年-2021年下降了615万人。
从流向来看,在过去十年农民工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2020年短暂下跌),东部地区虽然仍吸纳了60%左右的农民工,但吸纳人数从2016年开始缓慢下跌,由2015年的16489万下滑至2021年的15438万。这意味着6年间,东部地区吸纳农民工数量少了1000万,期间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数量则一直在持续增长。
在路线版图变迁之际,哪些因素主导着农民工回流、回流后的农民工生存现状如何、回流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有何影响等系列问题成为了一种值得长期关注和分析的社会现象。
11月28日,针对上述问题,经济观察报专访了经济学家李铁。作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长期关注农民工与城镇化政策研究,亲历多次城镇化改革政策制定过程,近十几年更是数次发声“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李铁表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经历过多次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每次在就业方面受到最大冲击的一定是农民工。但也正是由于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有宅基地、住房和承包地,一旦经济波动,农民工自动返回家乡,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因为暂时的失业对于城市所带来的潜在社会危机。
|对话|
农民工在回流
经济观察报:“年初外出务工、年末回”曾是上亿农民工的选择,在你的调研或研究中,近几年农民工返乡就业趋势如何?
李铁:从我个人的研究和观察来看,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增长趋势在放缓。与以往外出打工存在巨大差别是,农民工从跨省区流动逐渐转向在本省内的各类中心城市务工就业。如果把跨省就业和跨越本县域的农民工都称为外出打工,这个数据在近些年来已经出现相对稳定的数据,而且疫情期间此数量在减少,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现在看农民工回流,还是要搞清楚跨省外出就业和在本省就业以及返乡在本乡镇就业的区别。甚至也要区别因为城市疫情等问题导致的暂时失业和真正回乡做出就业、定居选择的两类农民工。虽然我们看到很多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置业购房等。
返乡就业也有一个认识上的区别,就是回到省内中心城市算不算返乡?由于在外从事非农就业环境的下降,暂时回到家乡的乡村休憩务农,算不算返乡就业?从经济发展规律上看,人口向产业高密度集中地区和各类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城市聚集是发展趋势。所以对于一部分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只能说是农民工因为无法享受与就业所在地的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在最佳就业年龄期之后一个无奈的选择。
而由于连续三年的疫情,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在服务业就业的农民工。我们无法想象,在各类严格的防疫政策出台之后,农民工在沿海和各类中心城市仍然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甚至由于对疫情的恐惧而逃离城市回到家乡。而这些现象并不会是长期趋势,这是在特殊疫情期间所做出的的临时性选择,并不影响农民工外出就业的长期流向。因为疫情、经济增长的下滑,不仅仅发生在各类中心城市,对于人口流出地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也一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返乡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
经济观察报:疫情对于农民工的回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铁:我们在最近几年面临着经济发展方面的多重约束。
一是疫情影响导致的经济严重下滑,而且也受全球产业链需求萎缩的影响。虽然在2021年,中国消费和投资增速下滑,出口拉动着经济增长。而在2022年,长三角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这对中国经济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是国际需求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也对中国出口加工的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一部分产业向东南亚的转出,也会影响到中国农民工的外出就业机会。
三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中国各级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房地产发展的增长轨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房地产红利带动的需求扩张,由于政策的约束和调整,新的替代方式没有出现,而导致的经济下滑,以及对房地产产业链相关的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自然会影响到对就业的需求,也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外出就业。
四是部分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的过度防控政策,严重地影响了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就业。
其实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历过多次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每次在就业方面受到最大冲击的一定是农民工。这点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农民工外出打工数量的变化数据统计中就可以看出。但也正是由于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有宅基地、住房和承包地,一旦疫情发生,农民工自动返回家乡,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因为暂时的失业对于城市所带来的潜在社会危机。
回流后的两面性
经济观察报:2008年,约两千万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没有找到工作选择返乡。借鉴过往,这两年疫情加速农民工回流可能会对农民工生存、中西部就业市场乃至整体城镇化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李铁:经济增长下滑,肯定对农民工的就业会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与2008年不同的是,疫情防控政策和之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当下经济形势带来了挑战。前者是付出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代价,确保疫情不至于在中国迅速蔓延,减少和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的发生,维持了疫情期间的社会稳定。后者则是要从以房地产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走出来,实现以高技术和制造业升级、增强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
在没有找出更好的方法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而且还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继续放缓。而这种结果对于就业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包括城镇居民的就业,更包括大量的农民工。